【原文】

     哀筝一弄《湘江曲》①,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②,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③,玉柱斜飞雁④。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⑤。


请您评价:
相关译文

【注释】
①弄:奏乐。
②十三弦:唐宋时教坊所用之筝均十三弦,唯清乐用十二弦。
③秋水:喻双目清澈明亮。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④玉柱斜飞雁:筝上系弦的玉柱斜列如雁飞成行。
⑤春山:喻女子的眉毛。《西京杂记》谓卓文君“眉毛如望远山”。

【语译】
    弹起音色哀怨的筝,奏一首《湘江》,一声声,把湘水绿波荡漾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 致。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来回拨动,用心传达出内心的怨恨。
    面对筵席间的宾客,她眼波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如飞雁成行。弹到最伤心的时候, 她那像春山似的两道黛眉,就低垂下去了。


相关赏析

    这首写一个弹筝女子的一次演奏,并通过对演奏的描述来表现她的幽怨情怀。
    《菩萨蛮》词调不长,才八句,上下阕各四句,两句一换韵,自成一小节,全词四小节,词就据此结构内容。先说弹什么和曲写什么。“一弄”就是“一弹奏”的意思,如王维《秋夜曲》:“银筝夜久殷勤弄。”“《湘江曲》”顾名思义,曲子是描写湘江和湘江故事的。所以从湘江之景(“湘波绿”) 说起。对景,用“写”字,是描画的意思。鸣筝声声,能令人立即联想起湘水绿波荡漾的情景,仿佛把境界全画出来了。以“写尽”二字,见筝曲之妙。这还是浅一层。再两句就深一层,由景而情了。写弹筝也必定要写弹筝的人,是文士、僧人还是女子在弹。这是不一样的。写人写什么?从听众的视角看去,无非是手指和面目表情,因为是弹奏者。拨弦的手指是浅一层的,先写;反应内心的面目表情是深一层的,下阕专写。“纤指”,其为年轻秀媚的女子,可以想见。“十三弦”,是其所弄之筝,也可以揣测到她大概是教坊中的乐伎,因为当时教坊所用的筝,都是十三弦的。以湘江为题的乐曲,总涉及湘妃故事,而湘妃正是泪染斑竹、怀抱“幽恨”的怨女形象。写恨用“传”,又 著“细”字,使人体会到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细微感情变化,她都能凭藉筝声一一传出。这“幽恨”既是乐曲中所包含的情绪,也是弹奏者自己身世遭遇的心声,两者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下阕的重点转到写女子的演奏神情。“当筵”,交待清这次弹筝是席间对宾客的表演。以“秋水”一词代目,恰好有传神的效果。双眸明澈如秋水,其人之聪慧灵巧,不言可知。而“慢”字,既 写出从容专注神态,又画出其人柔和而能自重的性情。接一句“玉柱斜飞雁”写筝的形状,有点像运用电影镜头的剪接技巧,让我们因此看出弹者的目光眼神缓缓地在筝面上左右移动。写筝,上阕提到弦,这里就说柱。一弦一柱,十三根玉柱在筝面上斜着排列得很整齐。以“飞雁”为喻,犹言“雁行”、“雁序”,故筝柱又称“雁柱”。作者另有一首《生查子》词曰:“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亦是佳作。末尾,镜头转为特写,乐声越来越悲,凄婉得令人不忍再听。随之,弹者的眉眼也越垂越低,不敢仰视宾客。“断肠”与前“幽恨”照应,又是感情的高潮。曲与心通,寄托在焉。起用“湘波”,结用“春山”,却是不同的虚像。而弹者“弹到断肠时”难以自遏的感情波澜,也必然冲 击着全神贯注的听者的心扉。虽然因其低垂黛眉,我们看不见她那双秋水般的目光,但不难想像,当此时刻,她的眼眶中必已滚动着晶莹的泪水了。沈际飞评曰:“‘断肠’二句俊极,与‘一一春莺语’比美。”(《草堂余正集》)黄寥园则曰:“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婉。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寥园词选》)都赞这结尾两句,是说得不错的。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尝知吴江县,晏殊任京兆尹,辟为通判。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都官郎中致仕,退居乡间,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以诗酒娱。年八十九卒。因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词清丽工巧,小令、慢词兼擅,而慢词亦多用小令作法,与柳永齐名。有《安陆集》一卷。有后人辑《张子野词》二卷、补遗一卷,存词一百八十余首。 &...更多>>
      摘录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上疆邨民编、宋义江解《宋词三百首全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本站无意间侵害到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