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深处楼台①,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②,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③,翠绡封泪④,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注释】
①闹花:繁花。 ②斗草:宗懔《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百草以蠲除毒气,故世有斗草之戏。” ③罗绶分香:以香罗带赠别。 ④翠绡封泪:用翠丝巾帕裹着眼泪寄给情人。出《丽情集》,参见周邦彦《浪淘沙慢》“江泪”注。
【译文】
在繁茂花丛的深处,有座楼台,绣着画的帘幕卷起一半,东风柔软地吹拂着。春天回到了绿色的田间小路上,平铺的莎草刚长出嫩芽,杨柳垂下了浅色的金线。春天迟迟的阳光催促着花儿开放,淡淡的云彩使雨停歇了下来,正是轻寒微暖的好天气。我恨这花木芬芳绚丽的世界,游人们还不及赏玩,统统都交给了黄莺和燕子。
我寂寞地靠在高处的栏杆旁,心里想念着远方,在南楼上,听到空中传来一声北归大雁的叫声。姑娘们拔金钗作斗草的游戏;年轻人用青丝绳系马冶游,种种乐事都很快地风流云散了。于是香罗带赠给所爱作分别的留念,绿丝巾裹着红泪寄给远方情人,其间有多少深深的难言的怨恨啊!我正黯然悲伤,又在轻轻的烟雾、淡淡的月光中,听到杜鹃鸟在断断续续地叫“不如归去”。
这首词乍看与通常的惜春、怀远词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如果想到陈亮是一位才气超迈、爱国的豪侠奇士,再想到叶适所说:“同甫长短句四卷,每一章成,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予所谓微言,多此类也。’”以及毛晋跋其词集的话:“《龙川词》读至卷终,不作一妖语媚语,殆所称不受人怜者欤?”那么,也许会透过这首在龙川词中并不多的婉约 风格的作品的表面,而看到其更深层次的政治内涵。
我们并不赞成逐字逐句地去谈“微言”,这讥刺什么,那影射什么,一一坐实,那样,当然易流于穿凿。但从总体上说,此词有政治寄托是无疑的,某些写法象征性也比较明显。比如上片写春光妩媚,先置一“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的处所,便显示出富贵繁华景象。在南宋人的想像中,沦于敌手之前的汴京和北宋时代,总是美好的,令人留恋的。所以有今已不属我有的憾恨。刘熙载云:“同甫《水龙吟》云:‘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言近指远,直有宗留守(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艺概》)就是作如此理解的。
黄蓼园释此词之寄托,不免过于落实,不可都从。但对换头“寂寞凭高念远”句的理解,倒是对的。他说:“‘念远’者,念中原也。”(《蓼园词选》)春日,南来的大雁北归,而人却只能北望中原徒兴悲感而已。说到往昔的繁荣欢乐“风流云散”时,写“金钗斗草,青丝勒马”,是举京华旧事,当年的社会民风习俗,非个人的风流韵事甚明。一旦国破,则有几多亲朋故友、骨肉情人的离散,地分南北,人盼音书,别泪遥寄,幽怨无穷。叙来仍颇有概括性。作者之“消魂”也正为此。末了以“不如归去”的“子规声”作结,正反衬了中原失土未能收复的悲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