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①。


请您评价:
相关译文

【注释】
①“无可奈何”三句:晏殊另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上已淸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其中有三句与此同,只差别一字,即“香径”作“幽径”。

【语译】
    去年,也是这样的天气,就在这座亭台上,我一杯在手,喝着酒,倾听你为我唱一新 词。美好的时光太短暂了,犹如西下的夕阳难以久留,也不知几时还会再来。
    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眼看着花儿都纷纷零落委地了。只有燕子又飞了回来,好像是过去曾经认识似的。如今,在这落花飘香的小路上,我独自留连徘徊,寻找着失去的梦。


相关赏析

     晏殊,实以这首小令最著名,主要因为有“无可奈何”两句。如“注释”所引,这两句并见于他的七言律中,词中都用,可见作者自己也十分满意。那么,究竟是先有诗、后取而成词呢,还是先有词、后取而成诗,这不容易断定。但偶句在这首词中自好,而在律诗中就不见得怎么出色了。所以论词者说它“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张宗橚《词林纪事》)。王士禛甚至举此作为诗与词分界中能代表词的特色的例句。(见《花草蒙拾》)可见佳句也还得置于全篇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妙处。
    “一新词酒一杯”,词的首句,说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它究竟是眼前事呢,还是去年事,或者竟是去年与眼前都有同样的事?我们认为它说的是往事。第二句中“去年”、“旧”,说的虽然是 “天气”、“亭台”,但实在也兼及听曲、饮酒,说它非眼前之事;只是在句法安排上,让它置于发端, 以突出往昔的欢乐,其实也就间接地强调了今日的惆怅。眼前事,直到词的末句才说出,可以说是用了一种倒叙的手法。当然,今昔是联系着的,有人说是一种“叠影”。反正有今昔相同的,那就是环境,即天气和亭台;有完全不同的,那是人事,去年饮酒听曲;如今独自徘徊。一二句都用上四与下三排比或自对的形式,句法潇洒,且增强了两句相关的感觉。因为是说物是人非,所以接第三句就十分自然。“夕阳西下几时回”与“送春春去几时回”用意相似,都为表现惋惜与感慨,是不必对诘问作出回答的。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诗句,词即借用其意。所以夕阳西下是否当时实景并不重要,写此句主要还在借景抒发内心对好景短暂的留恋和良辰难再的感叹。
    下片“无可奈何”一联之妙是多方面的。从对偶来看,自然工巧。历来多有赞语,如杨慎曰: “‘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卓人月曰:“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词统》)等等。从诗意蕴含来看,也耐人寻味。“花落去”,是惜花,也是惜人,也许就暗示去年唱 “一曲新词”的那位,是说她终不免“春去秋来颜色故”呢,还是别有所指,这只能凭我们的想像了。 “燕归来”,则暗示人不归,这又增加了人事难料的感触。词人面对这无情的现实,除了“无可奈何”外,大概很难再找出别的词来形容心情了。所以贴切自然。说“似曾相识”,也许是想到燕子曾是去年此地欢会的见证者,所谓“旧事飞燕能说”,那么,燕子对今昔的变化也该感到惊讶罢! 总之,为人留下不少想像的余地。从两句连接上下文来看,也特别自然紧密。“无可奈何”句很像是对“夕阳西下几时回”的答复。因为日落与花落的象征意义完全一致,而这种事情谁也奈何不得。“花落去”与末句“香径”相关;“燕归来”又自然逗出个“独”字。词人此时追寻旧梦、怅然若失的情景,在最后点出,因为有了前面的种种描写,反面显得更加情意缠绵、韵味悠长了。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更多>>
      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