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孔伋作品
  • 孔伋作品(共33篇)

  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战国初期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鲁国人。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更多

中庸(第三十三章) (暂无人评)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 …更多>>
中庸(第三十二章) (暂无人评)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更多>>
中庸(第三十一章) (暂无人评)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11)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 …更多>>
中庸(第三十章) (暂无人评)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更多>>
中庸(第二十九章) (暂无人评)
天下有三重蔫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蔫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丁惑质... …更多>>
中庸(第二十八章) (暂无人评)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更多>>
中庸(第二十七章) (暂无人评)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 …更多>>
中庸(第二十六章) (暂无人评)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更多>>
中庸(第二十五章) (暂无人评)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更多>>
中庸(第二十四章) (暂无人评)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帧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起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更多>>
中庸(第二十三章) (暂无人评)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更多>>
中庸(第二十二章) (暂无人评)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更多>>
中庸(第二十一章) (暂无人评)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更多>>
中庸(第二十章) (暂无人评)
哀公问政。子曰: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 …更多>>
中庸(第十九章) (暂无人评)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 …更多>>

中庸(第十八章) (暂无人评)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 …更多>>
中庸(第十七章) (暂无人评)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 …更多>>
中庸(第十六章) (暂无人评)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更多>>
中庸(第十五章) (暂无人评)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更多>>
中庸(第十四章) (暂无人评)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 …更多>>
中庸(第十三章) (暂无人评)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更多>>
中庸(第十二章) (暂无人评)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 …更多>>
中庸(第十一章) (暂无人评)
子曰: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更多>>
中庸(第十章) (暂无人评)
子路问强。子曰: 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 …更多>>
中庸(第九章) (暂无人评)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更多>>
中庸(第八章) (暂无人评)
子日:“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更多>>
中庸(第七章) (暂无人评)
子日:“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更多>>
中庸(第六章) (暂无人评)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更多>>
中庸(第五章) (暂无人评)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更多>>
中庸(第四章) (暂无人评)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更多>>

中庸(第三章) (暂无人评)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更多>>
中庸(第二章) (暂无人评)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更多>>
中庸(第一章) (暂无人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scgfu.com诗词歌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5
www.scgfu.com  email:jxfzuhi@126.com  苏ICP备14060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