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请您评价:
相关译文

【注释】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2)形:显露,表现。(3)著:显著。(4)明:光明。(5)化:即化育。

【译文】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相关赏析

     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通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不遗余力的了。


    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战国初期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鲁国人。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章/共34章
      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