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遥】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清江引】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楚天遥】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六曲小山屏,题满伤春句。 【清江引】春若有情应解语,问着无凭据。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清江引】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注释】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为双调带过曲。句式为:楚天遥,通篇五字八四韵。清江引:七五、五五七。
欢难会:欢乐难以再逢。
“谁道”二句:苏轼《水龙吟》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更那堪:再加上。
弹指:形容时间极短。
小山屏:小幅的山水画屏。问着无凭据:问春春也不答。
“江东”二句: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日一杯酒,重与细论文?”此袭用之。
哪答儿:哪里,哪边。着:叫,让。
何似休归去:不如不归去。
楚天:南天,因为楚在南方。韶光:美好时光。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袭用宋戴复古《世事作》诗:“春水渡傍渡,夕月山外山。”
【译文】
花样年华人自当欢会,却如春天飘落的鲜花般如痴如醉,春天的如痴如醉总还有清醒之时,但豆蔻年华的流逝却再也不会回来,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又似那万点杨花纷纷扰扰飘落。这种时候又有谁能分清这是飘落的杨花?还是离别伤感之人的眼泪? 暮然回首之间情绪万千,如那一望无垠的渺渺天际一般,忧愁的心绪更如那万千潮水般汹涌而来。但当那潮水都已退去之时我那忧愁的心绪却仍久久不能平复。更何况那晚上又是如此的疾风而来、催花而落呢!
屈指查算时间盼着春天到来,弹指之间春天就已过去。蛛丝网网住了落花,也要把春留住,有多少天为玲珑晴朗天而欢喜,又有多少夜愁听纷纷飘落的春雨。六扇绘有小山的屏风,题满了伤春的诗句。 春天如果真有情应该了解我的心曲,可它对我的发问却默默不语。江东日暮烟霭迷濛,渭北春天一片花树,不知道哪里是春天住处?
情意缠缠送春回去,因为没有办法把春留住。既然春天明年还要回来,还莫如今年别回去。桃花也因为春归去而悲伤,纷纷扬扬地飘落犹若遍洒红玉。望断了遥远的天际,也看不见春天回归的路途。 春如果有情必然也会十分痛苦,悄悄地看时光匆匆暗度。是住在夕阳疳落的山后面?还是住在烟水茫茫的渡品?不知春天现在究竟在哪里住?
三首一气呵成,全是伤春语气。表达了作者慨叹春光流逝,流露惜春、惜时的丰富感情。他想挽留春天却又无可奈何;运用拟人,想像春天也在为美好时光的飞逝而痛苦;由春及人,表达了无限的怅惘、惋惜之情。
读这三首曲,首先感觉到的是语言很美,而且琅琅上口。从头到尾,几乎句句不离“春”字,春花、春树、春风、春雨、春潮、春水、春住、春归,反复咏叹,反复吟唱,构成了一幅情感极其浓烈的伤春图画。
其次,是曲中化用乃至借用了大量的前人诗意和诗句,但化用得很好,借用得也不着痕迹,完全化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第一曲一开头,就把人带入一种伤春的气氛之中,而且伤春之中又蕴含了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的感伤。“一江春水流”看似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实不是,他用的是孔子《论语》中对时光流逝如流水的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和李后主的亡国之愁是完全不同的。“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很美的句子,很美的意境,出自苏东坡那首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用潮生喻愁生,而潮退愁却不退,是很好的寓意。结尾处“更那堪晚来风又急”,化用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怎敌他晚来风急”。
第二曲和第三曲都是感叹“春归何处”。
第二曲用“屈指”和“弹指”表示盼望春来得慢和感叹春去得急的心情,非常生动。“屈指”,就是俗话中说的“搬着指头算”,极言时间的慢;“弹指”,即“弹指一挥”,就像弹一下指头,挥一下手一样,极言时间过得快。“蛛丝网落花”,是说蜘蛛用网网住落花,要留住春天,是极有想象的比喻。此句化用辛弃疾的《摸鱼儿》“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第三曲说“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上句出自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下句出自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最伤怀的,是“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究竟停留在哪里?“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是“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还是“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这几句都是非常美的诗句,可惜都不是薛昂夫的原创。上二句出自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下二句出自宋戴复古诗,但戴复古仍非原创。据说当时有人有两句诗“古今一凭栏,夕阳山外山”,未能成对,大家就都来对,后来范鸣道以“春水渡傍渡”对下句。戴复古把这两句写进了自己的诗里。
不过“夕阳山外山”意境太美了,是谁的原创似乎都不太重要了。许多人更记得的,可能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那首著名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