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东坡醒复醉②,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③,何时忘却营营④!夜阑风静縠纹平⑤。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①夜归临皋:《苏诗总案》:元丰五年(1082)九月“雪堂一夜饮,醉归临皋作《临江仙》词”。元丰三年(1080)五月,苏轼自定惠院迁居临皋,五年春于东坡筑雪堂,仍家居临皋。临皋在黄冈县南,临长江。
②东坡:临皋附近的小地名,在黄州东门外,是苏轼“得躬耕其中”的数十亩土地,其名乃效白居易忠州东坡之名而起的,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别号。
③此身非我有:身不由己。语出《庄子?知北游》。
④营营:纷扰貌。指为世俗名利奔忙。
⑤縠纹:微波,以绉纱纹为喻。
【语译】
夜间,我在东坡雪堂饮酒,喝得醒了又醉,回到家好像已三更时分了。家童睡得鼾声如 雷,我敲门都没人答应,只好拄着手杖听那江水的哗哗声。
我常恨自己的身子自己作不了主,什么时候才能完全忘掉为世俗名利而苦苦奔忙呢? 夜已残,风静止了,江面平滑,水波不兴。我真想乘一叶小舟,从此远离尘嚣,寄身江海之 上,自由自在地度过我的余生啊!
此词作于谪民黄州时期。记一次夜饮雪堂,醉归临皋住所之事和当时的萧飒心情。上片记事,下片抒情。
东坡不善饮酒,少饮辄醉,何况心情苦闷。“醒复醉”,正写神志巳有点迷迷糊糊的状态。他同年所作《后赤壁赋》有“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过黄泥之坂”等语,正与此夜“归来”走的是同一条路。到家夜已半,确切的时间醉中已弄不太清楚了,故曰“仿佛”。下面三句说自己被关在门外,句句都有声音:家童的“鼻息”声,还如“雷鸣”般的响,自己的“敲门”声和“江声”,由此却写出了深夜的一片寂静。这是运用“鸟鸣山更幽”式的反衬笔法极为成功的例子。
在“倚杖听江声”之后过片抒情,特别自然而有意境。静夜中,大江边,年已迟暮的大诗人,历经劫难,倚杖伫立,耳中倾听着沙沙的滩声,心已神游着梦幻似的往昔。“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叹,坦诚而真实,能在许多人心灵中激起同情和共鸣。再插一句“夜阑风静縠纹平”景语,既有推移时间和隔开前后情语的作用,又借景寓情,暗示其对宁静生活境界的向往。故接以面对眼前景色,表述内心愿望的话作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生活虽潇洒,但并没有现实的可能性,作者心里也很清楚。所以从他的用语上也能感觉到一种浓重的悲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