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请您评价:
相关赏析

   全分为三小节,每一节都是一幅画。三小节诗依次由远及近、清晰地表现为远景、中景、近景,从而又共同组合成有层次、有意境、逼真浑融的完整画面。

   作者先描画的远景,重点突出了“中午时期,火一样的太阳”和“少人行路”的长街,强烈的日照,无人的街道,使画面显示出独特的静感。当然,这种静感与很多诗文中描写的工“静夜”截然不同,夜晚的静,往往清冷恬淡,而《三弦》中夏日正午的“静”却反射出一种灼热感,使人觉得沉闷。在这般沉寂的背景中,唯有三弦的专注在断墙颓垣边鼓荡,使原先那种寂寞、烦闷感又平添几分沉重。这便是作者在第二小节诗中所沉浸的一种气氛。在这一节诗中,作者并没具体描绘三弦的弹奏者,而旨在表现三弦的声响与节奏,然而,就在这一静一动之中,画面与音响交融一体,互为映衬,奠定了诗的整体格调。虽然在这第二小节诗中,也有“绿茸茸细草”,“浮着闪闪的金光”,似乎透出几分自然的生机,但终究抵不住鼓荡着的三弦声浪。诗的第三小节正表现了这种情景,作者用特定的方式,描画了一个身穿破衣、双手抱头、不声不响的老人,他的面貌神情虽不可见,然而他的动作、姿态却表明那声声拨动的“三弦”,正激起他心中的共鸣,并表现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沉痛。这一幅以人物为主角,以景物、音响为背景的图画,真实地表达出当时社会人生的一个侧面,将古老的中国北方城镇的衰老与没落描画得极为传神,作者似乎在表现一种世道没落的情怀,又似乎在作一种人道主义的感叹。

   这首诗由三弦的乐音中缓缓吐出,诗中用了一连串声母均为d、t的字,用以模写三弦的声音,又把阳声字和阴声字参错杂用,更显出三弦声的抑扬顿挫。《三弦》虽是新诗,却也采用了旧体诗的表现方法,引用双声叠韵来帮助音节的和谐,造成有韵味的音乐效果。这首新诗在继承发展中国古典诗词描绘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所革新创造方面,也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还应指出的是,《三弦》中所用的白话,白得彻底,但决不粗俗,这在那个时代,实为难能可贵。

   此诗用了散文体的形式,然而读了只觉得是诗,正如茅盾所指出的,此诗“比我们常见的分行写成长短一样的几行而且句末一字押韵的诗更‘诗些’”(《论初期的白话诗》,载《文学》第八卷第一期)。


      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沈尹默的其他作品更多>>
月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