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也有说当时的碣石山今已沉陷海中。曹操袭击乌桓的进军路线是经由卢龙塞(塞道自今天津蓟县起,经喜峰口,东至冷口)直插柳城,回师途中曾经过碣石山,故有登临之举。沧海:大海,海水色苍,故曰沧海。
澹澹:浩荡摇动的样子。山岛:指碣石山,当时在海边上。竦峙:高峻挺拔的样子。
星汉:即银河。
幸甚两句:这两句是合乐时所加,跟正文没有关系。幸:幸运。至:极。
【译文一】
东临碣石山,登山观沧海。
海水浩荡并摇动,山岛挺拔而高峻。
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厚茂盛。
秋风萧瑟清凉,海上波涛汹涌。
曰月运行就在其中,银河灿烂就在其里。
幸运高兴到了极点啊,用歌来抒发思想感情。
【译文二】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步出夏门行》是汉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瑟调曲》。曹操曾用这个旧题写时事,与古辞内容无关。这组诗最前面是“艳”(序歌)。以下是《观沧海》、《冬十月》、《士不同》、《神龟虽寿》等四首。 本篇是第一首。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的时候,活动在辽西一带的乌桓民族强盛起来。他们攻汉州郡,掠夺汉民,成为北部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打败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死,他的儿子袁熙、 袁尚逃到乌桓去了。当时曹操的处境是:南有盘踞荆襄一带的刘表、刘备,北有与袁氏兄弟勾结的乌桓,形势是严峻的。曹操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八月,出奇兵袭击乌桓,大败乌桓于柳城(今辽宁兴城县西南)。九月,胜利回师。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就创作于回师途中。《观沧海》描写了碣石山下的深秋海景,自然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对于当时的社会动乱、生计艰难、人心不定的种种忧虑,并暗含着他削平割据、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图。作品情景交融,意境雄浑壮阔。张玉谷说:“此志在容纳,以海自比也。” (《古诗赏析>)钟惺曰:“直写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古诗归>)
诗的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叙事很清晰,起得很平稳。不过是说:我站在碣石山上俯览大海。然而这番交代非常重要。因为,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得到的感受是不相同的。先把立足点交代清楚,下边的描写才有着落。此其一。 其二,碣石山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史记》和《汉书》上都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过此山,而且秦始皇曾刻石于此。1982年四月,辽宁省文物部门在渤海之滨、距山海关十五公里的绥中县黑山头,发现 了汉代“望海台”遗址,据考证很可能就是秦始皇、汉武帝和曹操观海之处。试想登上这样一座有名的文化胜迹,怎样不使诗人激动不已呢?所以下两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就写观海所见"曹操登上碣石山,第一眼看到的当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全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浩荡苍茫的气势。“水何澹澹”形容海水浩瀚摇荡不定的样子,一个“何”字写出诗人惊讶、赞美的情感。“山岛竦峙”,从碣石着笔,极目远望,一片浩荡汪洋,唯有山岛竦峙在海边,给人以坚定、倔强的感觉。;接着写山岛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是诗人眼前的实景。时间已是深秋,山上却依然是一片繁盛的景象,似乎有无限的生机蕴藏其中,这山岛的景色与大海浩瀚的气势结合起来,极寻常的八个字,就把人带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海上突然掀起万丈狂澜,真叫人应接不暇,惊叹不已!当我们沉醉于太海的“洪波”时,诗人却又撇开眼前的实景,把我们带入一个更加宏伟壮阔的想象的境界之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博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广阔壮观极了。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绕天一周,又从西方落下去,好像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上,其远端垂入大海,就好像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伟大、最辉煌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博大的襟怀和广阔境界,在古诗里是独一无二的。
诗的最后两句是配乐时加上去的,每章的末尾都要重复一遍,它们和全诗内容关系不大。不过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说明了诗人的高兴心情。
曹操这首《观沧海》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沧海博大、壮阔的意境,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又不琐细。尤其可贵的是,诗人不满足于对大海新问题形似的模拟,而是力求表现沧海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 安而又博大坚定的性格。大海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本诗中大海却有了生命和性格,诗人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情景交融,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这种包揽四海、总括字宙的豪情,正是曹 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丰富阅历和独特体验的结晶,非一般文人所能写得出来的。
由于中华农业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人民和海洋的关系不像和山河那样密切。所以,我国古典诗词中,以海洋为题材的诗不多。又由于海洋的形象比山河显得单纯,比较难以表现,所以写大海的古典诗词成功的也不多。即便以名家而论,像谢灵运、谢姚、李白等虽有这一类题材的诗,但多半是着重描绘惊涛骇浪,或者堆垛些鼋鼉龙鱼的神话,大都把沧海想象为吐星出日、神隐怪异的世界或神秘莫测之乡,很少有能从正面反映大海的面貌与气势的。但是,与这些诗不同,曹操的《观沧海》是在把握沧海的特点基础上,寄托诗人自己的深沉感慨和雄心壮志。它把写景、抒情、议论二者结合起来,达到了天衣无缝、炉火纯青的地步。
曹操这次游碣石山观海,不是一般地游山玩水,而是在北征乌桓,胜利回师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 乌桓破幽州,掠夺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毅然北征乌桓。在次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搡的后方,为他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实现他的理想。这是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取得胜利,途经碣石山时所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帝也曾登上过的碣石山,又当深秋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必定像沧海一样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他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博大胸襟和昂扬奋发的雄心壮志,建安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以及大海苍茫浑然的气势融合为一,形成了这首诗慷慨激昂、沉雄苍劲的风格。这既是建安风骨的典型审美风貌,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第一首山水诗的独创和不可企及之处。所以前人对于曹操诗歌的评价,可谓众口一词:“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敖陶孙《诗译》);“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刘熙载《艺概》);“铺写海正面,插入山木草风,便不枯寂”(张玉谷《古诗赏析》)。这首诗把重点放在境、象的具体描写上,是具有开创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