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谁能见?万村桑柘烟,便是风调雨顺年。田,绿云无尽边。穷知县,日高犹自眠。
相关译文
【注释】
柘:又称“黄桑”,叶可饲蚕,果实可食,可酿酒,茎皮可当制纸原料,根皮可做药材,木汁可做染料,是一种通身皆宝的小灌木。
知县:古代县一级行政长官,又称县令。
【译文】
太平盛景哪里能见?万村黄桑树冒着炊烟,那便是风调雨顺丰收年。田地中,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边。清廉勤事的穷知县,累的!太阳老高了还在睡。
相关赏析
此曲以质朴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悯农意识和民本思想。小令显示作者对农事的关心和对风调雨顺年景的喜悦的心情,展示一幅恬静和谐舒适丰收在望的田园图画,给人满眼绿意的美感。最后二局出现抒情主人公——一位穷知县的形象跃然纸上,太阳老高了但是他还是累的在睡觉。并不是因为他慵懒,而是他心地坦然、清廉勤事的表现。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他觉得才睡的好。作者特别强调这位“日高犹自眠”的知县,是为“穷知县”,颇有深意。知县不过七品芝麻小官,不刮地皮,不贪不占,是发不了财的,所以他“穷”。正由于他“穷”,他才能清廉勤事,关心农事,更关心治下百姓的喜怒哀乐。作者未担任过知县,但通过“穷知县”形象的勾勒,寄托了他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