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请您评价:
写作背景

     马致远青年时期,正当蒙古统一南北之际,他亲身经历了这一动乱的历史。当蒙古军队灭宋的时候,有相当一批知识分子随军南下,参预戎机,有些人固然爬上去了,但更多的人却屈沉下僚,流寓在江南一带。马致远大概是属于后面一类的。他可能到过江汉、登过当阳县的城楼,吊古伤今,想到自己的天涯落魄。马致远的前期虽屡遭困顿而豪气犹在,豪放之中多有层面激抗争之音,这和其晚年作品的基调有所不同。


相关译文

【注释】 

九天:极言天之高远。

鹏鹗:均属鹰类,此以自谓。

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登楼意:东汉末年文人王粲因避郭汜、李之乱离开长安,投奔他父亲的朋友荆州刺史刘表,滞留荆州十年I因刘表不重用他,悲愤之极,登麦城楼北望故乡,作《登楼赋》抒发怀才不遇的悲哀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上天梯:此指为官的阶梯。


【译文】

     深夜的睡梦里,自己像展翅高飞的大鹏,乘着强劲的秋风,翱翔在九天云海之上。然而,梦醒之后,自己仍是一个困居中原的平民百姓。可悲呀,这境况不知道故人知不知道?心里有登楼的意愿,但可恨没有上天的梯子。


相关赏析

     此真切反映了作者早年身为布衣无可攀援难登仕途的处境,以及对功名富贵的仰慕和热衷。起首二句以雕鹗乘风高飞云天比喻某些人的仕途顺遂和飞黄腾达,不免流露出钦羨之情;紧接着三句,慨叹身为布衣潦倒困顿,与头二句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故人”不能援之以手,更令他悲伤;末二句,想起历史人物王粲登楼的故事,借以抒发作者徒有远大志向而入仕无门的悲愤,力透纸背。自蒙古灭金统一北中国直至大元王朝中期(1234—1314,蒙古窝阔台七年至元仁宗延元年),科举考试制度中断近八十年(仅于窝阔台九年,接受耶律楚材建议,进行过一次科考),广大汉族读书人丧失了最主要的进入仕途的门径,许多满腹经纶之士无法施展才能猎取富贵功名,给几代读书人以沉重的打击。联系到这一特殊历史条件,此曲所抒发的企盼和悲哀,就不仅仅属于马致远个人,而是属于时代,属于一个广大的阶层,因而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


     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字千里。大都 ( 今北京 )人。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曾任江浙省务提举,仕途不得志,后归隐山林。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      马致远是中国元代戏最著名的曲作家,散曲家。著有杂剧15种,今存《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 西华山陈抟高卧 》、《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更多>>
      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