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客武陵①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②,数得相羊荷花中③。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④,水佩风裳无数⑤。翠叶吹凉,玉容消酒⑥,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⑦,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
①武陵:今湖南常德,宋名朗州武陵郡。 ②朅来:犹言去来。 ③相羊:同“徜徉”;徘徊;自由自在地往来。 ④三十六陂(音碑):泛指江南水乡多圩岸的荷塘。王安石《题西太乙宫壁》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烟水,白头想见江南。”陂,低洼地区防水泛滥的土堆堤岸;也指池塘。《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⑤水佩风裳: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 ⑥玉容消酒:喻荷花如才消酒意、尚带微红的美女。 ⑦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译文】
在盛开的荷花丛中,乘坐一条小船游荡,我还记得过来的时候,水面上曾有对对鸳鸯与我们作伴。这里陂塘众多,人所未到,却有着无数荷花仙子,水声是她的玉佩,风儿是她的衣裳。苍翠的叶子为人送来清凉,似玉的花容仿佛酒意初消,尚带微红;又有长菰蒲的水面上的雨点,洒落在她的脸上。她笑了,摇动着身子,一股冷香飞来,飘进了我的诗句。
暮色来临,荷叶张着一把把青色的伞,亭亭耸立着。仙子啊,你还没有见到情人,怎么忍心踩着清波离去呢?你是只怕一身舞衣,在寒流到来时容易脱落罢;故而愁思已飞向西风中送别的南浦去了。高高的杨柳垂下阴影,老迈的游鱼吹起细浪,挽留我在这荷花丛中多赏玩一阵。啊,有多少连绵不断的荷叶,在我几番踏上沙堤回去的路上,对我依依不舍!
淳熙十二年(1185),萧德藻曾为湖北参议,白石客居武陵,与友人荡舟荷塘当在此时。十余年后,他又往来吴兴、临安,也曾游湖赏荷,于是就将前后三地所得的感受综合起来,写成此词。词前小序,可视作一篇出色的记游小品。
词发端“闹红一舸”四字,精心组句。“闹”字,兼形容词、动词二义;形容荷花,是说旺盛,犹言“繁红”若作“一舸”的谓语,则说小船打扰了荷花的幽梦。用字的灵活、富于新意和表现力,不减“红杏枝头春意闹”。接句更妙,本说所到之处极幽,却用“记来时”逆溯,记得一路来还曾见有鸳鸯嬉水,在船边与人相伴,言下之意,现在却只有满目荷花莲叶了。船入荷花丛中飞尘不到、人迹罕至之境的感受,先从虚处点染,再接“三十六陂人未到”,说明此处陂塘众多,曲折幽深。“水佩风裳”,本李长吉写看不见的苏小小幽灵时所用,借以说荷,是将它比喻了精灵、仙子。故下有“玉容销酒”之拟人比喻,说她如醉意才消、酡颜尚红的美女。以水洒面,能激人酒醒,李白被召至沉香亭赋诗就如此,故东坡《有美堂暴雨》诗云:“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这里,既以花拟仙,又言酒后,则“更洒菰蒲雨”,即暗用其事。“嫣然摇动”,是人是花,不可分辨;更有“冷香”袭人,令人心醉神迷,而起吟咏之兴。“飞上诗句”是将诗思归功于花,说得谦逊而灵动,而提到赋诗,又正从雨水洒面引出。
换头“日暮”二字,作时间推移,一为说自己游兴之高、游赏之久,以便下文说归;一为写荷花仙子若有所待及迟暮之感。“青盖亭亭”,说仙子戴伞伫立。“情人不见,争怎凌波去”,想像其必如《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的洛神,也有一段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凌波”二字,正切莲生水中。所谓“去”,自然是隐指花将凋谢,故接一句“只恐舞衣寒易落”。荷叶迎风,如翩翩起舞,因有是喻。“南浦”,经江淹《别赋》写过,都作离别之地的代称,故言“愁入”。傍晚之时,柳垂阴,鱼跳波,光景正好,不说人依依留恋,而说风物“留我花间住”。杜诗“鱼吹细浪摇歌扇”、长吉歌行“老鱼跳波瘦蛟舞”,此“老鱼吹浪”之所出。结尾二句说归,寄遥情于“多少”“几回”等虚词之中。词序中“意象幽闲,不类人境”八字,是全篇描绘陂塘荡舟赏荷的基调,但词中所写,又与序文各不相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