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译文】
水边洲岸已长满香兰和白芷,当路飞扬着游丝。她移动轻盈的步履,让丝袜蒙上尘埃,迎着我走来,看着我,理理发鬟,皱着双眉,我们彼此脉脉含情,却难以开口。风儿轻轻地将柳絮吹散,我渡江南来。
回想从前的同伴,巳隔着无数重青山。那花丛深处的朱红门人家,如今在何处呢?梅子已半黄了,傍晚时帘外下起疏疏落落的雨来。我把无所依托的愁心托付给春天,就让它带了去罢!
此词为贺铸到达江南后作。词中所思念的女子,则留在江北,也可能就是汴京。《感皇恩》词牌上下片第三句,有作七字句者,故此词亦有人断句为“罗袜尘生步迎顾”和“花底深朱户何处”的。其实不妥,作七字句者第五字不押韵,如毛滂之作“江月娟娟上高柳”和“小小微风弄襟袖”即是。而此词“步”“户”皆入韵,故不宜据彼而断此。同一词牌,格式有异者,并不少见。
上片是回忆中情景。“兰芷”“游丝”,点明正当青春时节;写水边路上,暗示送行。“罗袜尘生步”,仍用《洛神赋》中语,知前来送行者为佳人。“整鬟”二句,写出临别欲言而“难语”情态。“整鬟”,是女子情有专注时的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颦黛”,则心有恨。“风吹柳絮”,亦兴中有比,借所见实景使人联想到“人南渡”亦如飞絮之漂泊分离。
下片是眼前情景。故以“回首旧游”过片,“旧游”主要指那位佳人。如今南北云山万叠,不知那曾经熟悉的“花底深朱户”现在什么地方。“半黄梅子”,知春已残,其时江南多雨,尤其是“向晚”时分。总为愁绪作环境渲染。“断魂”者,魂因悲伤而无所皈依也;因而希望托付给归去的春天带走。“将”,动词,是带的意思。后来,辛弃疾《祝英台令》反其意而用之曰:“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似是受到方回此词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