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
佳丽地:谢眺《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山围故国: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词中几处用此。
髻鬟:喻青山。
莫愁艇子:古乐府《莫愁乐》:“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莫愁,南朝女子名。石城,原指郢州(在湖北省)之石城,讹传为金陵石头城,金陵遂有莫愁之传说,今南京有莫愁湖。
女墙:城垛子,即城墙上凹凸的矮墙。
淮水:指秦淮河。
王谢:东晋两大世族。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词此句后数句都用此。
【语译】
这是江南繁华美丽的地方,南朝的种种盛况,谁还记得?故都四围山色,清江环绕,两岸峰峦如双鬟对峙。怒涛寂寞地拍打着孤城,风帆桅樯远远地驶向天边。
绝壁上的树,还是紧挨山崖倒挂着,不知谁将莫愁女乘坐过的小艇系在岸边。这里空留下历代陈迹,草木郁郁苍苍,古老的营垒一半被掩埋在云雾里。深夜,月儿从城墙上过来,伤心地望着东面的秦淮河。
这是哪儿的市街呀,酒旗招客,戏鼓冬冬?我仿佛能想像出当年王、谢两大家族在这儿聚居的景象。燕子可不知道如今是何朝何代,只管飞向里巷间普通老百姓的家里,彼此叽叽喳喳,它们在夕阳下相对着好像在谈论世上兴亡的事情。
“金陵帝王州”,怀古之作特多。前已见王安石《桂枝香》,其他作此的题词人还很多。在周邦彦之前,王安石所作自可称得上“绝唱”,有了这首《西河》,如沈际飞所云“介甫《桂枝香》独步不得”。(《草堂诗余正集》)这个题目似乎都表现或涉及兴亡之感,然同样主题,在不同作者笔下,却可以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所以王安石是王安石,周邦彦是周邦彦,在艺术表现上,彼此并不雷同。
清真词善于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在此词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故评此词,许昂霄称其“隐括唐句,浑然天成”。(《词综偶评》)梁启超则云:“张玉田谓:‘清真最长处,在善融化诗句,如自己出。’读此词,可见此中三昧。”(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此词的主干是隐括刘禹锡《金陵五题》中两首绝句而成的。一二叠隐括《石头城》;第三叠隐括《乌衣巷》;而第一叠起结,又参用了谢跳诗语诗意,结句“风樯遥度天际”,可视作是小谢“天际识归舟”名句的变化。应该说明的是这种隐括手法,对词来说,不但不算抄袭,恰恰是词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特有的表现形式。隐括得好,便能得到赞赏。
一叠写山川形势。先总说两句金陵的“地”和“事”,它“盛”于“南朝”,而早成陈迹,故用“谁记”。接着便将刘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二句重新镕铸,于描写山水处,稍加拓展,如“髻鬟”说山,“风樯”说水。二叠写旧时遗迹。多用局部之景,且句句不脱今昔之感。如临江之峭壁断崖,前人诗文常有描写,这里就用一“犹”字;写水上“艇子”,“莫愁”是昔,“谁系”说今;故垒令人想起当年战事,云雾半掩则是此日所见,如此等等。写水写山,有分有合。借刘诗“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结,用“伤心”二字强化感慨。三叠写市井人家。有实有虚。“酒旗戏鼓”是望中所见所闻,是实景;以“甚处市”一问,过片转景。以下用“想依稀”开头,虚写,隐括刘诗,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二句为主,也取“乌衣巷口夕阳斜”句之衰景,配合刘诗中不曾写而又是从其诗意中申发出来的双燕相对语作结,道出“兴亡”二字,点醒全篇主旨,推陈出新,最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