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请您评价:
相关译文

   秋日里天空阴霾,有时也放晴,渐渐地快到傍晚,整个庭院都变得凄凄冷冷。我久立着倾听那带寒意的秋声,云雾深处,连大雁的影子也见不到。

   更鼓已深,人不在,留下一片寂静,只有照着四壁的孤灯与我作伴。酒已全醒了,这漫长的秋夜将如何消磨呢?


相关赏析

   这首小令写自己在秋天的夜晚,因孤独而产生的寂寞凄怆心情。

   前四句写的是白天向晚时分。天气阴晴不定,暮色渐至,此时,孤居的人最易触动愁绪。但人不直说自己心情如何,只描写客观环境给自己的感受。“变一庭凄冷”,使人仿佛也同历此境。“寒声”,即秋声,是寒秋季节中包括风声、雁声、虫声等等在内的声音的总称。“伫听”二字,写出人正处于寻寻觅觅的无聊状态。由听而到望,唯见暮云深沉,连飞过的大雁都看不到。“无雁影”,同时又暗示有人一去而杳无音信。

   后四句写的已是深夜景象,故先用“更深”二字点出。“人去”二字说明了所以孤寂烦愁的原因,这“人”,多半就是情人。人去楼空,又在深更半夜,所以更觉“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以荧荧一点青灯照壁,渲染出自己形影相吊的孤寂处境。那么,何不沉睡醉乡以消愁呢?词人说,也曾举杯消愁来的,无奈此时“酒已都醒”,再也不能成眠了。至此,方知前两句写的,原来是酒醒后的见闻感受。从“向暝”到“更深”,这段时间好像未写,却于此补明。末以问句加强感叹语气,把难挨过漫漫长夜的愁绪推向高潮。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官。宋神宗时,因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授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严谨,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格律词派词人宗师。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婉约派集大成的词人,在宋代...更多>>
      摘录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上疆邨民编、宋义江解《宋词三百首全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本站无意间侵害到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