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面铜花冷不收①,玉人垂钓理纤钩②,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③。
【注释】
①铜花:铜镜,喻水波清澈。 ②纤钩:喻弯月的倒影。黄庭坚《浣溪沙》:“惊鱼错认月沉钩。” ③梧井:即井梧。
【语译】
池水像一面铜镜闪烁,被人遗忘在这清冷的夜晚;纤月倒影,仿佛美丽的仙女在垂钓,向水中投下了一弯鱼钩。空明的月光笼罩着池边的楼阁,夜风已送来阵阵秋天的凉意。
即将南飞的江燕呢喃软语,使我回想起在晓色中与你依依话别的情景;水面的红莲逐渐稀少,似乎又回到芳菲消歇的暮春时节。飒飒西风吹过,井畔梧桐树的叶子最先感到忧愁了。
这是一首秋夜怀人的小词。全篇句句是景,只极简省地用几个字暗示其中所包含的情事,写得空灵蕴蓄,朦胧幽邃。
铜镜,又称菱花,因为它映照日月时,反射的光影如菱花。以“铜花”为喻,令人想见平静的池水在月下波光粼粼的景象。“不收”二字,从镜喻上来,所谓无人管;前面再着一“冷”字,已写出秋夜一片空寂。第二句比喻,所喻由第三句唤醒,即陈洵称之为“倒影”,他解释道:“‘玉人垂钓理纤钩’是下句倒影,非谓真有一玉人垂钓也。‘纤钩’是月,‘玉人’言风景之佳耳。”(《海绡说词》)如此设喻,是月色空明而奇幻。“月明”句由虚而实,点出“秋”字。
下片只借“江燕”句轻轻点一下人的“别”离,此外不再有言情事的话了。燕归成双,明年得以重来;人别孤单,后会难以预料,此又是反衬。“水花”,照应前“波面”“池阁”,当指生长水中芰荷之类的花。秋来花落红减,恰似春尽。又词中之“春”与“秋”,也非仅仅为季节而设,它也是不同处境和心情的象征。言秋,则孤寂、凄凉、哀愁隐含其中;说春,又代表着青春、年少、欢乐的时光。所以说“似春休”,又同时是对美好事物难以永驻的慨叹。末句意象萧飒。俗语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井梧是最禁不起西风吹拂的,桐叶飘落有声,恰似人们悲秋的哀叹,故曰“先愁”。写梧桐也正为写自己。词能做到情景合一,交融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