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栏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②。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③。怕檥游船④,临流可奈清臞⑤?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请您评价:
相关译文

【注释】

①丰乐楼:宋时杭州涌金门外的一座酒楼。旧为众乐亭,又改耸翠楼,政和中改今名;淳祐间重建,宏丽为湖山冠。见周密《武林旧事》。 ②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多病。 ③熏炉:古时用以熏香取暖的炉子。 ④檥:也作“艤”,船靠岸。 ⑤臞:也作“癯”,瘦。


【译文】

   修竹似严妆佳人,垂杨让行人驻马,登楼倚栏眺望,真像一幅浅浅勾勒出的图画。这秀丽的山色谁来题咏呢?楼前斜列成行的雁儿飞过,恰如写在蓝天上的文字。东风紧吹,催送着夕阳西下,播弄那去冬以来尚存的寒冷,当我傍晚酒醒之后。我独自感伤凝想,人生能得几回在花前留连呢?看我这多病的司马相如,展眼间便变得如此衰老了!

   对春天逝去的真正悲伤,其实并不产生于高楼之上,而是在孤灯下倚枕独卧和在熏炉旁寂坐听帘外雨声的时刻。我最怕游船靠岸登陆,临水照见身影的那一刻,看到自己那种消瘦的样子,真是难受啊!纷飞的落花如果能一直沉到西湖水底,那么搅动起清波碧澜的,一定是发愁的鱼儿了。不要再来这儿了罢!到那时,见柳絮被风吹尽,怕是要泪水洒满旷野了。


相关赏析

   本篇是作者在杭州登城西丰乐楼与友聚会,席上分韵填词的酬和之作。


   首两句由楼前景物写起。修竹凝妆以迎客,垂杨驻马以留宾,无不扣合酒楼的特征。小结一句,将眼前景物比拟作一幅淡雅的笔触勾勒而成的图画。周密《武林旧事》称丰乐楼“旧为酒肆,后以学馆致争,但为朝绅同年会拜乡会之地。吴梦窗尝大书所作《莺啼序》于壁,一时为人传诵”。可见是吴文英与僚友们常相聚会的地方。由近及远,说环湖山色之美,前“浅画成图”是实笔,此“谁题”则用虚写,然只二字,赞叹之情出焉。此时空中正有归雁斜列而过,人称雁行为雁字,故曰“有雁斜书”,写来恰似对“谁题”的回答,让人想像成这是天然图画上的题词。“东风”以下,忽变衰飒,转出哀音,感慨人生之易老。春冷是去冬未尽之寒,故称“旧寒”;“晚酒醒余”,是愁来时分;醉后怯风畏寒,因年老体衰而加剧,故惊岁月无情而生“顿老相如”之慨。


   上片徐缓而起,由平和而转为苍凉,感情逐渐积聚,正待发而忽收。换头平地拗折,如异峰突起。陈廷焯云:“题是楼,偏说‘伤春不在高楼上’,是何笔力!”(《白雨斋词话》)尚是从技巧着眼,作者是藉此语强调登楼之所以兴悲,实别有会心:“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则所伤者乃当年相聚之欢乐温馨,已随青春岁月一去不返耳。“怕檥游船,临流可奈清臞?”是上几句的延伸,说不但在孤卧寂坐时会引起感伤,每当泛舟湖上时也怕移船靠岸,因为人离船上岸之际,便会面临湖水而照见自己清瘦的容颜。“清臞”回应“顿老”。“可奈”二字,逼出“愁”字来;却又偏不说人,而借湖底之鱼来衬托:鱼犹如此,人何以堪?落花沉底,愁鱼搅浪,拟想奇特;“飞红”“翠澜”,色彩艳丽,意象亦美。“愁鱼”二字生新,当从鱼之眼长开不闭,如人之愁思不寐想来。《释名》:“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末了回说自身,推向将来,语重情炽,束住全篇。作者之《浣溪沙》有“落絮无声春坠泪”句,其意象在这儿再次被成功地运用了。


   历来说词者多以为此篇尚有家国之恨。当然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只是所举理由似乎都不够充分。我们 不想辨其可信与否,还是留待读者自己去判断好了。


      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