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红颦浅恨①,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②。旧堤分燕尾③,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④。千丝怨碧⑤,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⑥。 这巡⑦。题门惆怅⑧,堕履牵萦⑨。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⑩。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注释】
①“羞红”句:将花比作微微羞恼的少女。 ②重茵:厚席垫,喻芳草地。 ③燕尾:西湖的苏堤和白堤交叉,状如燕尾分开。 ④宝勒:宝马。勒,马络头。 ⑤千丝:指柳枝。 ⑥“隔花”二句:苏轼《续丽人行》:“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 ⑦逡巡:迟疑不决。 ⑧题门:指唐崔护题诗于门事。参见晏殊《清平乐》:“人面”句注。又晋吕安访嵇康不遇,有题门事,见《世说新语》。此取不遇意。 ⑨堕履:本张良于圯上遇黄石公堕履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此取属意眷顾意。 ⑩宽带因春:人瘦衣带渐宽乃因相思。 ?澹:水波动摇貌。
【译文】
花朵像羞红脸的姑娘微微有些恼恨,不待晚风吹来,已有片片落瓣点缀在绿茵似的草地上。旧时曾游的苏堤、白堤,好像燕子的尾翼在湖上分开,桂木为桨的画船与轻盈的鸥鸟一同漂浮在水面,岸上的骏马倚傍着天际残留的彩云。千万缕垂杨的绿丝仿佛含着怨情,渐渐地道路将我引入令人迷醉的仙境。心里不必难受,隔着花丛,时时还可窥见美人纤细腰肢的背影。
徘徊不宁。遇不到她时,我心中惆怅;蒙她眷顾后,又魂牵梦萦。算算以后的幽会佳期,却总也没有定准。我才开始感到,坠入情网,就为长了双眼,衣带渐宽,都因动了春心。到明天事情就会像孤寂的烟雾一样寒冷,我将成为满湖风雨中的愁人。青山暮霭沉沉,摇荡着的绿色烟波上无迹无痕。
夏承焘师在为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作序中说:“宋词以梦窗为最难治。其才秀人微,行事不彰,一也;隐辞幽思,陈喻多歧,二也。”有关吴文英生平事迹的文字资料很少,使后代研究梦窗词者不得不从其作品的片言只语中钩沉其本事。据夏师在《吴梦窗系年》及《梦窗词集后笺》中的考证,可以推断他一生在感情方面曾经有过两次伤心的经历:一为苏州爱妾之去,一为杭州所欢之殁。大略言之,吴氏词集中怀人之作,凡时在秋季,如七夕、中秋、悲秋词,地点涉及苏州者,大概皆为怀念苏州爱妾所作;凡清明、伤春词,地点涉及杭州者,则大抵为追念或伤悼杭州女子之作。本篇所述的时与地属后者,但从词题看,应为咏西湖时节之作;从所述内容看,又当写在与该女子结欢情之后不久,其时,虽“数幽期难准”,然佳人理当尚在人世。总之,词是通过记叙清明前后在游览西湖过程中的那次艳遇和别后的相思愁绪来完成主题的。
起六句就题写景。以花拟人,与下文述风情事有关,然只在有意无意之间。风未至而花脱瓣,芳草已如重茵,乃为时令作画。“堤分燕尾”三句,更结合西湖特点描绘,“桂棹”伴“轻鸥”,“宝勒倚残云”,见其时无论水陆,皆游客如云。堤岸垂杨,碧丝千缕,用一“怨”字,将柳枝之依依柔弱、可折以赠别,以及行人之感触,都包容在内,并由这条绿荫深邃之路,逐渐将人引入温柔之乡。“仙坞迷津”四字,比喻得好,此是极乐又极险之去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曾经历过,只是吴文英比他早上五六百年。“肠漫回”三句,将事情点明,所记是初次遇见的情景;既“隔花”又“背面”,所以恨不得能立刻相亲相近;化用苏诗,颇有谐趣,叙来有自嘲的味道。
下片即表现自己对那位女子的感情纠葛。“逡巡”“惆怅”“牵萦”,分别写坠入情网者在不同境遇下的三种不同心态,颇有代表性。然后突出爱情障碍,愿望急切而难以兑现——“数幽期难准”。“还始觉”二句,便是为此而付出的代价;“留情缘眼,宽带因春”,言语之中,充满了自怨自嗟。这里的“春”字,非指季节,而是指情感,乃萌发春心之意;但字面上仍切紧“清明”之题。“明朝”二句,清醒而悲观地预料这段情缘今后必然的结局。一“冷”一“愁”见意。寒食清明前后,本多风雨,正好借景说情,用以想像那时的处境和心情。结句回到眼前,以暝色渲染愁绪,将放翁“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春夜》)的写景诗句与东坡“事如春梦了无痕”诗意融合起来,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