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①。楼前绿暗分携路,一寸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②,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③。


请您评价:
相关译文

【注释】

①“愁草”句:谓因发愁而懒得去草写咏落花的。瘗,音意,埋葬。传庾信有《瘗花铭》,今集中不存。 ②中酒:病酒。 ③“惆怅”二句:双鸳喻美人的鞋子,即履迹。庾肩吾《咏长信宫中草》诗:“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李白《长干行》:“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语译】

   清明节,我在听着风雨声中度过,愁绪满怀,也懒得写《瘗花铭》之类的文字。楼前我们分手的路上已被浓绿遮暗,那一寸寸柳丝啊,都牵动我一寸寸柔情。春寒尚料峭,我终日被酒所困,晓梦惊醒时,耳边尽是纷乱的莺声。

   西园里的林园亭台,我天天都要打扫,我也依然像过去一样好欣赏雨后新晴。黄蜂不断地飞扑着鞦韆上的绳索,怕是绳上还留着你纤手的芳香罢。我为园中再也见不到你的足迹而惆怅,寂静无人的阶石上,一夜之间都长满了青苔。


相关赏析

   这是一篇西园怀人之作。据夏承焘师考证,西园在苏州,为人和吴姬寓居之地,词中屡及之。如《风入松》:“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浪淘沙》:“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等,所写都是这段情事。

   首句已为全篇定下凄苦的基调:凄风苦雨,又值清明,倍觉孤寂。用两“听”字,写尽小楼独坐,百无聊赖的情态。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佳处也正从听来体现。“愁草瘗花铭”句,历来解多歧义。其实,“愁草”犹言怕草、懒草,就是因愁而不欲草写的意思;“《瘗花铭》”,俞平伯以为是借用庾信篇名,意思只是“题咏落花的词而已”。(《唐宋词选释》)怕赋葬花诗词,是因为花落象征着青春凋谢、华年逝去;吟咏这一题材,会使因所爱恋之人已不在而感伤的词人,更不堪忍受心灵上的折磨。然而这层意思是由“楼前”两句看出的,“分携”二字点出了所述之情事和主题。垂柳成阴,绿暗去路,此风雨落花后的又一番景象。长条依依,千丝万缕,无不勾起心头往事,牵动丝丝柔情。“料峭”二句精警。盖病酒者怯冷,复值春寒料峭,更觉遍身畏寒;晓梦不知寂寞,正欲旧欢重温,却被交加莺声啼破。总写愁怀难遣,伊人难觅。刘熙载《艺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此二句足以当之。

   换头先点出“西园”。“日日扫林亭”,犹望其来;“依旧赏新晴”,旧习不改。“新晴”与发端“风雨”相呼应。可以想见当初二人必曾携手同游,共赏西园雨后初晴之美景,如今伊人已去而景物和习惯都不改,故曰“依旧”;则言“赏新晴”实为“忆旧事”也。“黄蜂”两句,脍炙人口,能将无作有,写出情之痴迷。陈洵云:“见鞦韆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海绡说词》)纤手留香是梦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浣溪沙》之“玉纤香动小帘钩”、《祝英台近》之“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等等皆是。盖在痴情人眼中,一些平素不经意的小节,往往能在日后的追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以上数句极写相思之深,相望之切,故未以履迹不到,苔生石阶作结,愈觉怅惘不尽。“一夜苔生”,是神来之幻笔。以理而论,春雨本易滋藓苔,此夸张之基础;以情而论,恰如伍子胥过昭关,一夜头白,非如此写不足以表现愁思之甚也。谭献以为本篇“是梦窗极经意词”(《词综偶评》),这话是颇有见地的。


      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