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请您评价:
写作背景

     自一九二七年新军阀蒋介石上台后,国内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内战更加频繁,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一九二七年十月,蒋桂和武汉汪唐之战;十二月,广东军阀和广西军阀争夺广东之战;一九二八年四月至六月间,蒋、桂、冯、阎和张作霖争夺华北之战;一九二九年三、四月间,蒋桂争夺华中之战等等。广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阶级仇恨更加强烈,革命高潮就要到来。但有些人却为当时表面现象所迷惑,又产生了悲观论调,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事实上,当时各帝国主义之间在中国的矛盾,军阀间的混战,正造成了建立红色政权的有利条件。毛泽东曾说:“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
     针对上述情况,毛泽东除了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光辉著作中,再次从理论上回答了这种疑问外,并在一九二九年初,根据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利用军阀间的分裂和战争,亲自率领红四军东征。就在蒋桂战争期间,红四军到闽西活动,先后消灭了地方军阀,三月攻下长汀,五月占领龙岩,九月打下上杭。红军所到之处,发动土地革命,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为革命开辟新的根据地,指引了革命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从实践上给悲观论者一次深刻的教育。毛泽东这首就是在这个时期行军途中所写。


相关译文

     【蒋桂战争】指一九二九年三、四月间蒋介石和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争夺华中的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风云,在这里是以自然现象“风起云飞,形态多变”来比喻当时政治上变化不定的局势。开头两句概况地说明了当时环境,正是国内军阀混战之际,军阀内部分化动荡不定。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在一九二八年,曾纠合在一起对旧军阀张作霖作战,打败张作霖,占领北京和天津以后,立即分裂,变为四派内部激励斗争的局面,因而爆发一九二九年三、四月间的蒋桂战争。“风云突变”,正说明了当时这种动荡不定的局面。“军阀重开战”,是指当时军阀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又发生了。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黄粱梦,这个故事处于唐人沈既济的一篇小说《枕中记》。据说有一个落魄书生名叫卢生,在邯郸的客店中遇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当时店主正在蒸黄粱(黄小米)做饭,吕翁便给他一个枕头,说:“你枕了它就可以荣华富贵。”卢生照办了,梦中果然享尽了荣华富贵。梦醒以后,仍然一无所有。而此时店主人所煮的黄粱还未熟。军阀之间连年不断的战争,都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内部狗咬狗,争权夺利的非正义战争。这种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东人民怨声载道,所以说:“洒向人间都是怨”。这个“怨”就是广大人民对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深刻的阶级仇恨。尽管当时军阀都有帝国主义做后台,骑在广大人民头上,称王称霸,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广大人民在毛泽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英勇的武装斗争,最后定把万恶的军阀消灭光。因此,敌人作威作福的结局,不过是一场空,是“一枕黄粱再现”而已。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汀江,是福建省的一条江,流经长汀、上杭等县。“直下”的“下”是“攻下”的意思。毛泽东利用当时敌人之间的矛盾,在战略上采取进攻的方针,积极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四军在一九二九年三次进入闽西,先后消灭地方军阀郭凤鸣旅、陈国辉旅及卢新铭旅,占领长汀,攻下汀江两侧的龙岩、上杭等地,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所以毛泽东这首中写出“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从“跃过”和“直下”中,看出当年红军在毛泽东亲自率领下,纵横无敌的英雄形象。从而表现出广大革命人民一旦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能把深刻的阶级仇恨变为所向无敌的力量。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金瓯,愿意是金属小盆或小盂。《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一般用金瓯来比喻国家江山完整无缺。收拾,在这里有“整顿”或“收复”的意思。“收拾金瓯一片”,是指国家在军阀割据下,四分五裂,红军在闽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就是收复祖国的一部分地方。怎样收拾的呢?当时只要红军打到的地方,党就在那里发动土地革命,消灭豪绅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建立革命政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所以“分田分地真忙”。这个“忙”,就逼真地写出红色根据地、解放区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高涨的革命热情和翻身的喜悦情景。


相关赏析

     这首上阕写广大人民在反动军阀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产生了深刻的阶级仇恨;下阕写广大人民在毛泽东和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红色政权,发动土地革命,翻身作主的喜悦情景。全词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中国的一段光辉革命史。它表现出毛泽东利用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和战争,领导着广大人民,沿着“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开展游击战争,扩大割据地区,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走向新的胜利。这样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所以我们学习这首词,就要着重学习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学习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就要着重学习毛泽东制定的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推进的政策。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更多>>
      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诗词歌赋网scgf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9  苏ICP备14060348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